陇蜀杜鹃

杜鹃花目杜鹃花科植物
陇蜀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淡褐色,无毛;老枝黑灰色。叶革质,常集生于枝端,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初被薄层灰白色、黄棕色至锈黄色。顶生伞房状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花冠钟形,长2.5-3.5厘米,白色至粉红色,筒部上方具紫红色斑点。[shuò]果长圆柱形,花期6-7月,果期9月。
产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生于海拔2900-4300米的高山林地,常成林。该物种因叶:辛、苦,平。清肺泻火,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喘。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陇蜀杜鹃是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淡褐色,无毛;老枝黑灰色。叶革质,常集生于枝端,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略呈心形,上面深绿色,无毛,微皱,中脉凹入,侧脉11-12对,微凹,下面初被薄层灰白色、黄棕色至锈黄色,多少粘结的毛被,由具长芒的分枝毛组成,以后毛陆续脱落,变为无毛,中脉凸起,侧脉略凸;叶柄带黄色,长1-1.5厘米,无毛。[1]
陇蜀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