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觉是指用两眼同时观察物体的视觉。尽管两眼分别形成视网膜象,但正常的双眼视觉能把两视象融合为单一知觉对象。若两眼观察的是平面物体,两个视网膜象均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即一个视网膜的鼻侧和颞[niè]侧分别与另一视网膜的颞侧和鼻侧重叠,产生的是两维平面知觉;若两眼观察的是立体物体,两眼视网膜象不完全对称,形成双眼视差,产生立体知觉。 定义
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是指双眼协调、准确、均衡地同时工作,使某一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形成两个有轻微差异的物象,通过视觉通路传送至大脑,在皮质高级中枢进行分析、整合、加工,形成一个有三维空间深度感完整印象的过程。这也是立体视觉(stereopsis 也称空间视觉、深度觉)形成的过程,有的学者将立体视觉独立描述,这里则将其涵盖在双眼视觉形成的不同阶段内。
双眼视觉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认识和适应环境的一种完善,低等动物两眼位于两侧,视神经完全交叉到对侧,没有双眼单视。而人的眼睛在进化中逐渐由头的两侧移向正前方,使两眼的视野得以最大限度的重合,两眼的视神经半数交叉到对侧,直到视皮质。1967年在猫的视皮质首次发现对视差敏感的双眼驱动细胞,位于视皮质的17区和18区。而人类双眼视觉的发育开始于出生后四个月,高峰在1~3岁间,3~4岁立体视接近成人水平,通过反复的视觉锻炼直到5~6岁双眼视觉才逐渐发育成熟和完善。 人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外界环境,要通过大脑高级中枢处理各感觉器官接受的外界信息,其中80%以上来源于视器官接收的视觉信号。然而,由此所感知的主观世界(视空间)并不能100%如实地反映客观物体(实际空间)的本来面目,比如下面的视错觉图 一方面,这是由于视系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主观视空间要与实际空间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不但取决于视器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与否,还取决于不同个体生理心理以及大脑认知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