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舆图

明代学者罗洪先制作的综合性地图集
《广舆图》是一部由明代学者罗洪先制作的综合性地图集,大约绘制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2]成图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后。[1]
《广舆图》的绘制参考《声教广被图》《九边图论》《大明一统图志》等元明地图,因此保留了元代以来部分失传的珍贵古地图资料。[2]《广舆图》沿用《舆地图》的“计里画方”之法,绘图时在图上画满均等大小的方格,方格的长度代表着实际里数,再按照实际距离将地理内容绘制到方格内,从而具有一定的准确性。[2]
《广舆图》共两卷,在《舆地图》的基础上将中国分成13个省,按明代建制和地理管理机构颁布的规范名称,加以详细标注。另外,《广舆图》增绘国境交通详图和黄河漕河、海运以及西域等军用交通用图,图后附有沿革、隶属等说明。[3]《广舆图》制作出版后,成为当时地图绘制的范本,诸多制图学者以其为底本绘图,形成《广舆图》制图体系。[2]

简介

该图编绘者罗洪先(1504一1564)字达天,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1529)举进士第一,授修撰职。因上疏得罪皇帝被贬,自此不入仕。罗氏自幼凡“跳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研”。被贬后,专心于元人朱思本《舆地图》阙略讹误处的订正增广工作,“积十余寒暑”,终于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完成《广舆图》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