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唐州

思唐州
思唐州是唐朝时期设置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由龚州、象州、蒙州的部分地区划分而成,州治所在武郎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的寺堂地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郎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为思唐州,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升为正州。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将平原县更名为思和县。后晋时期一度改称思化州,北宋时期改为思明州,并于开宝五年(972年)废除。[1]

行政区划

思唐州在唐朝时期的行政区划中,下辖武郎县和平原县(后改为思和县)。武郎县与州治同置,位于驼礼江前,而平原县(后为思和县)位于思洪江前,东北距州治八十里。[2]

地理位置

思唐州的地理范围东西南北各有界限,西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一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九百五十里,东至富州三百五十里,西至象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龚州一百四十里,北至蒙州一百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