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

南朝诗人和文学家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1],是中国南朝诗人和文学家[2]。徐陵铿锵善辩,果断刚毅,其文亦如其人,长于说理,气势充盈。[3]
徐陵早年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陈朝的主要诏书和文告大都出自其手。梁武帝萧衍时期,徐陵任东宫学士,他不仅能文,而且善诗,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他还是南朝梁“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之一。[2][4]徐陵其父徐擒在梁朝为晋安王[]议。晋安王被立为太子后,以徐陵为东宫学士,后又迁为散骑侍郎。入陈,徐陵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官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当时有些军书、诏策,多出自徐陵之手,史称“一代文宗”。[1][2]徐陵于陈后主至德年(583军)去世,谥日章。[4]
徐陵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2]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十卷,为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徐陵原有诗文三十卷,已散佚。[5]根据许逸民的《徐陵集校笺》,徐陵集中诗最多,共42首(包括诗与乐府)。在徐陵中后期作品中“书”最多,共32篇。[3]

人物生平

徐陵幼小的时候,就被高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他家族成员都非常刚正严肃、又诚恳谦逊。当时朝廷文书制度,多由徐陵写成,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世祖)[qiàn]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后来的陈宣帝)手下的权臣鲍僧[ruì]以及侍中、中书监等人,慷慨陈词,正气凛然,连陈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严肃正座,安成王大汗淋漓、惊慌失色,徐陵让人扶着安成王回去。他以一身浩气扳倒了国[],从此以后朝廷为之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