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1]由清代傅山所著的妇科作品,该书运用中医脏腑学说阐释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以及各类病症的临床表现。在诊断辨证方面,以肺、脾、肾三脏为理论依据,治则侧重于培补气血、调理脾胃。《傅青主女科》于道光七年(1827年)刊行。[2]
《傅青主女科》共计2卷,其中卷上涵盖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这5个门类,每个门类包含若干证候,总计有38条、39种病证、41个方剂;卷下包含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证5个门类,共计39条、41种病证、42个方剂。[2] 内容简介
《傅青主女科》论述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等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又细分为若干类型。针对每一类型的病证,书中先阐述理论知识,重视对证候的鉴别,随后列出相应的方药。全书共有162方(种子、鬼胎方除外),妇科临床常用的名方如完带汤、清经散等均出自这部著作。傅氏在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之前,会先叙述世人对于病证的一般性理解,然后再运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辨析。其论述简洁精要,并且常常包含独特的见解,例如提出“带下俱是湿证”,认为肝郁多由虚证引发,在解郁时应谨慎使用辛燥药物,重点在于“养阴血,健脾气”等。傅氏擅长运用生化汤来治疗产后的各种疾病,在书中灵活运用生化汤进行加减以治疗产后诸疾的地方多达30余处。[2][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