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作(1340前后~1424),明初诗文家,学者,藏书家。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孙权四弟孙匡的后人,后唐三司使孙岳二十世孙 ,江阴人。号东家子,学者称清尚先生。元至正末,避兵於吴,乃上海烛湖孙氏始祖。 简介
孙作,江阴人(今属江苏)人。元末学家,战乱起,携家避兵于吴,尽弃家产,唯载书两车。张士诚据浙东,作受其康禄,旋以母病谢去,客松江,友人为买田,筑室居之积书万卷,读书自娱。洪武六年(1373)聘修《大明日历》,授翰林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寻分教中都。逾年还国学,把受司业。以事废为民,复起为长乐县用学教谕。归车于家。其诗力追北来黄庭坚,在元末自为别调。工为文,尝著书十二篇,名《东家子》。另著有《沧螺集》六卷。宋濂为作《东家子传》 ,推挹甚至。[1] 记载
《东家子传》谓“他人之文束於理则词不畅,肆於词则理不直。惟作洞瞩千古之上,析之则理胜,辟之则词严,动有据依,皆非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