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姓公孙[a],封地为申,故名申包胥。[8]又名申鲍胥、王孙包胥、[fén]冒勃苏等,春秋时期楚国大夫。[1][2][3]
申包胥为楚国贵族之后[b],早年与伍子胥交好。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所杀出逃之时,曾向申包胥提及日后必定覆亡楚国,申包胥则表示若是如此自己必当复兴楚国。[9][10][11]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市),楚昭王弃城逃亡,申包胥前往秦国请求援兵。秦哀公并没有马上同意借兵给楚国,申包胥不肯罢休,连续七日倚靠着秦宫庭墙日夜哭泣,最终秦哀公被申包胥感动同意出兵援楚。[7][2]楚昭王复国后,想要封赏申包胥。申包胥不愿接受封赏,躲到深山中隐居。[12]勾践二十一年(公元前476年),申包胥奉楚惠王之命出使越国,与越王勾践讨论伐吴之术。申包胥出使越国后,其后事迹未见史书记载。[6][13]
战国时期楚国大臣莫敖子华评价:申包胥是能够忍受内心痛苦和筋骨劳累,关心国家安危的人。[14]宋代学者王应麟评价:申包胥与汉朝时期张良诸葛亮相似,都是才德非凡之人。[15]后世关于申包胥争议颇多,其中主要有姓氏争议[16]、哭秦争议[17]、使越争议[18]、墓所争议[19]、祭祀争议[20]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