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元发

范仲淹父亲的外甥
滕元发(1020年—1090年),原名甫,字达道。浙江东阳人(现东阳市吴宁街道滕(陈)宅街人)。是范仲淹之父范墉的外甥,性豪爽,不拘小节,自幼能文,与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一同学习,在科举考试中两中探花,三次担任开封府尹。镇守边关,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有《孙威敏征南录》。[1][2][3]
(概述内图片来源: )

人物简介

后避高太后之父高遵甫讳,以字为名,改字达道。吴宁镇滕宅街(今陈宅街)人。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湖州通判。
滕元发祖上为唐宋名臣,世代官宦,且是范仲淹之父范[yōng]的外甥。滕元发性格慷慨豪爽,不拘小节,9 岁能赋诗,范仲淹见后连连称奇,将滕元发接到家中,与其子范纯仁一道,师从当时的名师胡瑗。后与范纯仁一同举进士,主试官宋祁奇其文,[zhuó]置第三。可是宋仁宗认为滕元发考卷中的一诗不合程式,于是将滕元发罢黜。但他没有悲观失望,反而加倍用功研读,终于在八年后再次高中第三名。两中探花,在中国1300 年科举史上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