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部队(英语:airborne troops[1])是以航空器为运输工具,采用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又称空降兵或伞兵。各国一般都建有空降部队,一般隶属于陆军,少数国家隶属于空军。最高建制单位大多数国家为师或旅,少数国家为军。空降部队编成内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航空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分)队。[2] 空降部队的诞生是以飞机的出现为基础的,1927年,苏军开始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空降战,[4][5]1930年,苏联开始试建空降兵支队。[6]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飞机性能和降落伞的不断改进,空降兵得到了飞速发展,它作为一支新型的突击力量受到各方重视。[5]二战争中,交战国进行空降作战100余次。二战结束前,美国有5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团,英国有3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旅,日本有1个空降兵师。[6]战后,编有空降兵的国家越来越多,各方面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在局部战争中也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有空降兵。[6]21世纪以来,美国已开始为空降部队编配无人机,从美军空降兵无人机的建设发展和作战运用来看,无人机作战将成为空降作战的主要样式,而无人机的使用也提升了空降作战能力。[7] 空降部队具有空中快速机动能力,能超越地理障碍和地面防线,直接进入敌后进行突然袭击,是用于快速部署和纵深攻击的重要力量,既能配合正面进攻(或登陆)部队作战,也能在敌后独立作战。[2]可实现的任务有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夺取并扼守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实施快速部署,应对紧急情况;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2]由于它具备空中机动和地面作战两种特性,在战场上常常被当作 突击力量来使用,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目的。随着装备发展和作战需要,空降部队已成为战争中不可替代的角色。[5][6]
发展历程
构思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