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乙丙

春秋时秦国将领
白乙丙(生卒年不详),是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秦相蹇叔之子,白姓的始祖之一。[1][2][3]
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白乙丙随孟明视西乞术,在孟明视率领下秦军出兵袭击郑国,行军遇郑国商人弦高犒师,以为郑国有备,便顺手灭掉滑国(今河南偃师西南),回师经崤山时遭晋军伏击,秦军全军覆没,白乙丙与孟明视、西乞术一同被晋军俘虏。之后,晋襄公本打算将他们押到太庙里宰杀当祭品,幸得晋襄公母亲文嬴(秦穆公之女)说情,白乙丙等人得以被释放回国。被释后,白乙丙等人知耻后勇,三年后的公元前625年,再次随孟明视、西乞术出兵讨伐晋国,此次秦军渡河焚船,大败晋军,一雪前耻,战后白乙丙因功升为大夫。[1][2][3]

人物经历

大败晋军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在孟明视率领下,白乙丙与兄西乞术将兵袭郑,因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郑有备,顺道灭滑(今河南偃师西南),归途过[xiáo],遭晋军伏击,被歼,三帅均被俘。后释放回国,白乙丙等知耻而后勇,三年后,又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