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系-抖音百科
现状概况
目前主要学术取向是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学、环境地理学、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学。有教授1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名,6位教师还获得首批自然科学基金创新 群体计划资助;有副教授13名,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4名。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备培养系列。 特色与地位
重点研究陆地表层的空间结构和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特别是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结构和过程特征,注重各种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经济、社会影响。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学坚持综合研究方向,以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区域自然结构及其动态作为研究基础,重点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机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环境地理学方向重点研究天然和人工合成物质排放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界面间的迁移转化及其与环境质量变化、灾害形成和损失、人体健康的关系,从化学形态、地球化学相、生物水平、环境要素界面间、生态系统、流域、城市、生物圈和全球系统不同层次进行各种研究。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学形成了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新构造与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与沉积,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动力地貌学,第四纪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