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曾用名:云南晋宁东大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滇池西南角。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220公顷,是昆明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3][2][5]
湿地公园于2014年5月26日,由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设,2015年12月31日完工并对外开放。[2]2018年11月,湿地公园开展入侵水生植物残体打捞及挺水植物枯干收割、清运工作,打捞清除面积约450亩。[6]至2018年,湿地公园总体水质达到Ⅳ 类,局部为V类。[7]2019年12月,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8][2]2021年9月,湿地公园对园内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福寿螺等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清除。[9]2023年,晋宁区将湿地公园清理福寿螺工作纳入湿地保护重点工作。[10]2024年6月,湿地公园启动红火蚁灭除工作。[11]
云南晋宁南滇池湿地公园属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12][13]湿地公园处在中国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公园由滇池南部水域(含滇池太史湾水域和滇池鸽子窝湾水域)和南滇池湖滨地带组成。分布有脊椎动物23目49科168种,其中鱼类6目7科21种,两栖爬行类3目7科20种,鸟类14目35科127种。[3]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滇池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4]在滇池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2018年,湿地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师联合会颁发的“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改善或营建类杰出奖”;[7]并于2019年通过国家森林认证。[7]2024年4月,湿地公园被昆明市教育体育局认定为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