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吕恭论墓中石书

柳宗元作品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是唐代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
宗无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馀,曰若将闻于上,馀故恐而疑焉。仆蚤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有所蓄,[dài]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之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尤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乌[zhuó]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