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准物质-快懂百科
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纯度高。一般要求纯度在99.9%以上,所含杂质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试剂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含量应固定并符合化学式;性质稳定。在配制和贮存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烘干时不分解,称量时不吸湿,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不被氧化等。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越大,称取的质量就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越小。[1] 起源
自1906年美国标准局(NBS)正式制备和颁布了第一批铸铁、转炉钢等五种标准物质(当时称标准铁样)以来,标准物质的发展已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标准物质作为现代计量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标准化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成熟、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的技术领域的漫长历程。标准物质已在化学测量、生物测量、工程测量与物理测量领域显示出促进测量技术发展,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证国家之间、部门之间、商品交换或技术交流之间、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同时间之间的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在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