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恒甫,男,1962年5月20日出生于湖南,经济学家。曾经担任《美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杂志》《国际经济评论》《经济学和统计学杂志》《发展经济学》等杂志的审稿人。现担任世界银 行研究部终身高级经济学家,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增长理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和美元化问题、对转型性经济的研究、收入分配。因其争议性言论引发社会关注并被北京大学起诉。2014年8月20日邹恒甫被判通过微博向北大道歉,持续7天。2014年12月9日上午9点半,邹恒甫与北大的名誉权纠纷案二审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未当庭宣判。12月23日,北大起诉邹恒甫一案二审宣判,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2年,邹恒甫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普通农民。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加上他兄妹三人,家里日子过得很拮据。 上学后,他利用假期帮人看过果园,养过蚕,以此赚些学费。前些年,每次从美国回来,他都会去外公外婆居住的乡下做两天农活,种菜、插秧……直到两位老人去世。小时候,就是在地里干活,他也会抽空看会儿书。即使在文革期间,他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