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盛

崇祯四年进士
殷洪盛山西太平县人,又名洪英,贤明练达,有侠义心肠,四方豪杰慕名来归,为此当时还成立了“集贤馆”。[1]
殷洪盛在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后,于崇祯七年(1634年)受聘于直隶大同镇守姜镶幕中,担任参赞军机的职务。崇祯十四年(1641年),殷洪盛携诸门人南下,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他奉命至燕京(北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黄宗羲等人,并商议创建“汉留”组织,作为保留汉民族一线生机的构想。当得知史可法在扬州抵抗清军殉难后,殷洪盛南返转至安徽芜湖,投奔明将黄得功。后因黄得功战败自刎,部众溃散,殷洪盛招抚黄部两万多人,继续抗清。然而,他的反清部队在屡战败北后,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三日在三叉河之役中败北,殷洪盛阵亡殉国。
殷洪盛被尊为洪门的始祖。他的门徒在殷洪盛牺牲后,继续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并流传至郑成功所部。郑成功在台湾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作为洪门组织的起点,并派遣殷洪盛的门徒蔡德忠等人到福建少林寺学习武艺,以图向中原发展。殷洪盛与志士们商议创建的“汉留”组织,成为后来洪门团体的重要基础。该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秘密发展会员,进行抗清斗争。

个人介绍

殷洪盛(?—1645),又名洪英,洪门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