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国函〔2014〕64号),经国务院批准,对连云港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以原新浦区、海州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海州区的行政区域,海州区人民政府驻浦东街道民主中路177号。[1][2]
海州区是连云港市中心城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行政面积701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14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岗埠农场、云台农场2个国有农场,常住人口93.89万。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2亿元,增长0.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总量和质量均保持全市首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2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8.4%,三县三区排名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0万元、2.5万元,分别增长3.1%、5.7%。[1][2] 历史沿革
新浦仅百年历史。秦至民国初属海州辖区。300年前,为浅海滩涂。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形成陆地。龙尾河、大浦河、西盐河等汇流于此。初有临洪滩、河南庄、马跳、马庄4村落。 民国六年(1917)所立《创新浦天后宫记》碑载:新浦自清光绪十八年(1892)刘振殿等人筹建大庙(天后宫),加之已有修建成的码头,渤海、山东等地商人汇集此地从事食盐、土特产贸易,商业繁荣,居住人口随之增多。民国十四年(1925),陇海铁路修到大浦港,新浦商业日趋兴旺,成为名副其实之商埠。民国十二七年(1938)后,日本侵略军两次轰炸海州,海州城几成废墟,许多居民搬迁至新浦,人口骤增,居民达5万。新海市政府亦设在新浦东。民国三十七年(1948)11月7日,新浦解放,新海连特区专员公署在此成立,新浦原辖区划分为民主、新华、通灌、新龙、浦西5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