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7日,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在长春签署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豪华车技术转让合同,一汽与奥迪开始合作,自此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时代。[1][2]1988年,第三代奥迪100由一汽引入中国生产,成为奥迪在华首款国产车型。1999年,奥迪A6车型推出,接替奥迪100成为公务车市场的核心车型。2005年4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迪A6L(C6)在上海上市;2009年1月,一汽奥迪再次推出加长版的奥迪A4L。[4][5][6]2011年起,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及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奥迪在公务车市场的份额显著下降,面临品牌形象与产品定位的转型挑战。[4]2024年7月16日,一汽奥迪宣布,一汽奥迪累计销量正式突破900万辆大关。[7]2025年8月7日,一汽奥迪A5L与奥迪Q6L e-tron家族正式上市。[8][9] 2021年,在第三届“封格女性年度公益之夜”上,一汽奥迪获得了2021封格品牌奖。[10]
品牌历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下,轿车尤其是公务用车需求激增。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受国家指示,重启轿车生产规划,承担解决公务用车缺口的任务。1985年,耿昭杰接任一汽厂长后,确立“解放换型和上轻轿”战略,带领企业开启二次创业,重点寻求海外技术合作以突破国内汽车工业瓶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