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辛青年时代

1935年格·高近切夫执导的苏联电影
《马克辛青年时代》(俄语:Юность Максима),是一部发行于1935年的苏联电影,由格里戈里·科津采夫列昂尼德·塔拉乌别尔格执导,讲述1910年代青年马克辛参与革命运动的故事。影片主演包·契尔阔夫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把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青年形象塑造得真实而动人。影片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欢快情绪,对生活的表现很真实,也很丰富。重点讲述了马克辛如何从一名普通工人步入革命者行列。影片令人信服地表现了马克辛参加革命活动的起步阶段,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以及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共青团真理报》等报章报导指出,共50万名观众出席了此电影的首映式。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于1910年俄罗斯帝国圣彼得堡工厂区,主角马克辛是一个为人开朗乐观、坚毅勇敢的青年,与安得列和焦码两人结为好友;三人是当地一座工厂的工人,那时的工人受到工厂主、监工等人的剥削,令充满正义感的马克辛感到厌恶。一天,马克辛在上班途中看见一名女子正被监工追捕,便与两名好友一起协助她躲避,后来意外发现她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工厂在同一天发现该名女子派发的政治传单,车间主任和监工利诱马克辛协助调查传单的由来,马克辛却以装疯卖傻来拒绝。刚巧,安得列因工受伤,监工便要求马克辛和焦码视察工人开办的学校有否鼓吹革命思想,作为工厂向安得列提供医药费的交换条件,两人无奈答应。在那所学校里,两人发现早前所救的女子是一名女教师,她名为娜塔莎,暗中讲述工厂主对工人的剥削;马克辛对娜塔莎产生好感,又从她的讲解中领悟到一些道理,便不肯向监工指认她。马克辛令娜塔莎再次幸免于难,但监工也拒绝支付安得列的医药费,最终安得列死去了,引起工人群情震动。此后,工厂又有一名工人因工致死,工人们感到愤怒,发起游行抗议;马克辛在游行中派发传单而被捕下狱,焦码为救友而向警员掷石,遭到处死。两个好友的死对马克辛造成沉重打击,马克辛打算与统治者抗争后一死了之,却因同室狱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地下组织领袖巴利瓦诺夫的鼓励而打消死念,并在后者的教导之下得到许多革命知识。出狱后,马克辛继续参与革命运动,得到巴利瓦诺夫的赏识,也受到其他革命份子的尊敬。电影以马克辛离开家乡、改到俄国其他地方推动革命告终。
马克辛青年时代剧照

电影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