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罗亚斯德教

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在中国被称为波斯教、[xiān]教、拜火教,为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在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也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摩尼教之源,属于人类最古老的宗教信仰之一。[1][2]
琐罗亚斯德教崇拜火,因其代表生命与光明,是最纯洁、最伟大之物,并以专门仪式礼拜“圣火”。其圣典为《阿维斯陀(波斯古经)》,奉行二元论,象征着光明的善神与黑暗的恶神斗争不息。[1][2][3]
琐罗亚斯德教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陈济棠主粤时,广州曾有少数人信仰此教,信徒多为侨居中国的外国人。[1][2]

宗教创始

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生存年代争议较大,一说约前628年~前551年)是该教的创始人,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另有说法认为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