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县
兴和县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县,西汉时设延陵县和沮[]县,东汉魏晋鲜卑族控制。宋朝设威安县,元代属中书省兴和路,明代有榆林县。清光绪29年(1903)设兴和厅,属山西省。1912年改厅为县,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行政区,1929年归绥远省。1948年解放后属绥东专署,1949年归绥远省集宁专员公署。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行政区,1958年划归乌兰察布盟。2003年乌兰察布撤盟设市后,兴和县成为乌兰察布市辖县。2020年2月24日,兴和县脱贫摘帽。[1]
兴和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是京津冀和呼包鄂乌经济圈的关键节点。全县面积3512.43平方公里,辖5镇4乡,拥有161个村委会、952个自然村和1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67881人,其中城镇人口104201人,乡村人口63680人,多民族聚居。[2]兴和县交通便捷,矿产资源多样,石墨矿为全国三大基地之一,膨润土矿为华北大型矿。县内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野生动物和药用植物,如正北黄芪。兴和县地形南北狭长,海拔1087至2334.7米,有大南山等山脉和多条河流。县内气候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2]兴和县主要景点有察尔湖、苏木山森林公园黄花梁生态公园等。[3][4][5]
2022年,兴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67亿元,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23.78亿元,同比增长4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905元和14392元,同比增长6.5%和9%。[6]

历史沿革

战国以来,历代分别在境内设置路、府、州、县。到西汉时置延陵县、沮县,隶属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