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系军阀

以段祺瑞为首的地方军阀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集团中与直系军阀、奉系军阀鼎足而立的三个重要派系之一,[1]以段祺瑞为首,主要将领有徐树铮靳云鹏吴光新、傅良佐、段芝贵卢永祥等。[6][5]皖系军阀因首领段祺瑞是安徽合肥籍人而得名。[7]
段祺瑞为北洋军元老,因袁世凯称帝与其产生矛盾。[8]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院总理,迅速夺得北京政权并得到督军团支持,成为皖系首领。[9][2]执政期间,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之间产生矛盾,在参加一战问题上与其对立,形成府院之争,1917年5月,段祺瑞被免职,之后借张勋复辟重掌政权,[8][10][11]为扩大势力,对日取得“西原借款”。[12]为打击直系势力冯国璋[13],1918年10月,段祺瑞在新国会选举中组建安福系[a],收买议员操纵选举,助徐世昌当选大总统。[15]此后,段祺瑞任参战督办,操纵北京政府,同时编练参战军[b][3]由此引发了皖直矛盾,导致直皖军阀进一步分裂。[17]因重掌政权的段祺瑞不愿意恢复《临时约法》[c]和国会,孙中山广州成立军政府,发起护法运动,形成了南北双方对峙的局面。[15][19][20]1919年2月,南、北双方代表在上海举行议和会议,5月宣告破裂。[13]1919年秋,直、苏、鄂、赣、奉、吉、黑、豫在内的八省形成反皖同盟,一致决定反皖。[21]1920年7月14日夜,直皖战争正式爆发,23日,直皖战争结束,皖系战败。接着,大总统徐世昌下令裁撤督办边防事务处,解散西北边防军及安福国会。至此,皖系政权垮台。[3]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皖系军阀仅存的地方势力浙江卢永祥上海何丰林,因不敌直系齐燮元,最终也被铲除。[4][22]1924年至1926年,段祺瑞短暂出任民国临时执政,[23]但因其无实权,皖系军阀并未重振。[24][25]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继承袁世凯对外卖国政策,向日本借款用于购买军火、扩充兵源及发动内战,依靠卖国独裁维持其统治,极不得人心。[10]皖系军阀主政时期,造成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日本在华势力剧增。段祺瑞强化独裁统治,使中国人民遭受空前严重的灾难。[26]

名称由来

皖系军阀因首领段祺瑞是安徽合肥籍人而得名。“皖系”这一名号虽是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集团发生分裂以后才出现的,但早在北洋建军时期,这一军阀派系已经开始孕育,至袁世凯统治后期,随着袁世凯因帝制自为而导致众叛亲离,逐渐丧失对政局及北洋集团的控制能力,“皖系”乘机迫袁交权,逐步控制了中央政权。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因失去了唯一有资望与能力统摄全局的人物而迅速趋于分裂,“皖系”与直系军阀一起,成为控制中央政权、左右当时政局的一个军阀派系势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