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璘

唐代小说家
赵璘(约公元844年前后在世),字泽章,原籍南阳,后迁居平原。他的生卒年份不详,大致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出身显赫,曾任左补阙,最终成为衢州刺史。他是唐代著名的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因话录》,该书记录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对于了解唐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

人物经历

赵璘的大和八年(834年)进士及第,开成三年(838年)获得博学鸿词科的称号。他在大中七年(853年)被任命为左补阙,并在此后担任过金部郎中,直至升任衢州刺史。赵璘的家庭背景深厚,他的祖父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赵宗儒,母亲柳氏来自关中地区的贵族家庭。这些因素使得他对朝廷事务和历史典故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著作《因话录》按照五声音阶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记录了不同层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其中包括皇帝的行为举止、王公大臣的言论行为、民间习俗以及政府机构的运作情况等。《因话录》因其丰富的史料价值,被《四库全书总目》评为唐代笔记中的优秀之作。[2]

主要作品

《因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