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科-抖音百科
姜科(Zingiberaceae)为木兰纲(Magnoliopsida)姜目(Zingiberales)下的一科植物[4]。截至2023年12月统计数据,该科有60属,约1300种[2]。姜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于东南部和西南部[3]。其常生长在温暖、湿润、有荫蔽的林下,以疏松、肥沃、透气的酸性土壤为宜[5][6]。 姜科植物为多年生(少有一年生)、陆生(少有附生)草本[7];通常具有芳香气味的块状根茎;叶基生或茎生,二列或螺旋状排列,花两性少杂性,单生或成花序;果为开裂的蒴[shuò]果或肉质浆果[7]。 姜科植物多为经济型植物,用途广泛[8]。该科是著名的药用植物科,中国药典收录数十种,如草果(Amomum tsaoko)、姜黄(Curcuma longa)和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等[3][9];姜科植物多数花大而多,花色艳丽,花型奇特,观赏效果极佳,如距花山姜(Alpinia calcarata)、红豆蔻(Alpinia galanga)、舞花姜(Globba racemosa)等[10][6],大型种类常是庭园栽培的配置植物,中小型种类用于鲜切花、盆栽观赏[5];同时该科中多属植物具有芳香气味,具有油细胞,能够提取精油,可用于药用及香料制作[11];另外该科植物还是重要的调味佐料和食材,如姜(Zingiber officinale)、海南三七(Kaempferia rotunda)的根茎可作调料;一些种类的幼茎和果可食用,如九翅豆蔻(Amomum maximum)的果和嫩 茎及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的嫩茎等[8][12]。此外,姜科植物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饮食文化及诗词文化等[13]。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的威胁,使姜科植物许多稀少种类和分布范围小的特有种、地方种不断减少[12];已有一些物种被列入保护名录中,如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姜科共752种被列入,其中已灭绝种有1种,为Etlingera heyneana;被评估为极危种有54种;濒危种有145种;易危种有127种;近危种有51种;已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进行迁地保护等方式对部分物种进行保护[14];在2021年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姜科有5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5]。 姜科中部分植物具有一定毒性,如姜花属姜花是巴西河岸地区常见的一种入侵型大型植物,能产生多种化感物质,其产生毒素对生态系统作用十分重要但对人类的影响及用水安全相关问题仍有待研究[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