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口镇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辖镇
陵口镇是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的一个乡镇,地处丹阳市东南部,总面积为64.4平方千米。根据2017年的数据,该镇总人口为43020人,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陵口镇交通便捷,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都穿过该镇。2019年12月,陵口镇被评为江苏省文明乡镇。陵口镇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地处丹阳市中部。与访仙镇吕城镇相邻,南接导墅镇,西南与珥陵镇接壤,西北与云阳街道相连。陵口镇的行政区域面积为64.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底,陵口镇的户籍人口为41513人。陵口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分属尚德市和高牧市。1985年,陵口镇成立,取代了原有的乡级行政单位。2005年,折柳镇并入陵口镇。截至2020年6月,陵口镇辖2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镇政府位于陵口集镇沪宁铁路立交桥北侧。2019年,陵口镇共有449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6个。此外,该镇还有61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历史沿革

陵口镇是丹阳历史上十大镇之一,历史悠久,建自六朝,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据古史记载,公元二二三年至五八九年,南朝梁文帝葬于荆林乡,三城巷北皇寺前的萧顺之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帝装运,由金陵下运河经萧港口(今肖梁河口)[]陵,故而得名。现存有南朝石刻一对,坐落在肖梁河东西两岸,东为天禄,西为麒麟,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熙宁五年(1072)陵口地区分属高牧乡,永和乡、永济乡、常德乡直至宣统二年(1910)改乡为市,名称虽变,隶属仍旧,民国二十八年(1939)撤市设区,我乡地区分属十一区(尚德),第二区(永济),第三区(永和)。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新划并行政区划时,陵口区又改称为第七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区划变动,一、七区合并为大泊区,我乡属大泊区管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八月,仍旧恢复陵口区,直至一九五六年撤区并乡,是为陵口乡。1958年改为陵口人民公社。1962年3月区划管辖基本固定,1983年恢复陵口乡之名。1985年5月,撤乡建镇。2005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与折柳镇合并称陵口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陵口镇政府所在地。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