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大路

沈阳市区中部的道路
市府大路[1]位于沈阳市区中部,跨越和平区沈河区[2]。西起公和立交桥,东至西顺城街与北顺城路相连,全长约3645米,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市府大路与南京北街、太原北街、青年大街等多条主要街道形成十字路口,构成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

市府大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中日合资成立了马车铁道有限公司,在老道口至小西边门之间铺设了铁轨,用于双马拉车运行,这条线路后来成为了市府大路的前身。1908年,开始建设现今北六马路至青年大街的部分路段。到了1921年,随着奉天城商埠地的发展,市府大路被纳入了新的道路规划体系。1922年,马车铁道停止运营,随后进行了道路翻新工作,不久之后便开通了由中日合作经营的有轨电车服务。1926年,市府大路的路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老道口至九经街路段保持原有的石子路面,而九经街至小西边门路段则升级为沥青路面。1925年,一纬路的不同路段分别被命名为日吉町、西塔大街、十间町和一纬路。在日伪统治期间,市府大路的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不同路段也各自有不同的称呼。1945年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将其更名为“上海大街”,并最终确定为“市府大路”。解放初期,由于道路受损严重,交通受到影响。1957年7月1日,才正式定名为市府大路。[3]。早期的马车铁道最初是一条土路,后来改为铺设石块。1963年7月,市府大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老道口至三经街路段改建为柏油路面。同年,三经街至广宜街路段首次使用了新型的白灰三合土基石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这标志着道路施工工艺的重大进步。1964年5月至8月,市府大路上的有轨电车轨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无轨电车。1999年6月20日,沈阳市实施了“电改汽”政策,无轨电车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市府大路已成为一条现代化的城市主干道,连接着沈阳市中心的多个重要区域。

自然地理

市府大路西侧北侧毗邻西塔朝鲜族聚居地,东侧两侧则是回回营回族聚居地。市府大路与南京北街交汇处形成了北市商业区,而在青年大街口则坐落着著名的市府广场。沿线分布有多家重要的行政机关和企业单位,如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辽宁省邮电管理局、沈阳市电信局以及沈阳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