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
金田起义是由洪秀全领导的清末农民武装起义,发生于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因起义地点位于广西桂平金田村,故称“金田起义”。[1][2]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各地天灾不断,导致清末社会民变蜂起。[8][6][7]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宗教侵略,基督教等开始在广东广西一带广泛传播。[12]洪秀全在广州府试接连失利后,偶然得到基督教徒梁发给他的《劝世良言》。洪秀全在阅读后,结合自己对基督教的理解,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6月创立了“拜上帝会”,此后在广东广西地区吸引大批会众。[9][13][9]
1850年(道光三十年)7月,洪秀全在“拜上帝会”会众中发布正式的动员命令,即“团营令”,要求会众在11月4日之前集中到金田准备起义。[4]各方会众在贵县、平南、武宣、柳州等地对“团营令”发出响应,变卖家产赶至金田村加入团营,在此按照公库制度和男女别营制度行事。[14][10][3]金田团营的集结也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1850年(道光三十年)7月至12月清政府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六省调集兵力上万人至广西桂平。[15][3]1850年(道光三十年)12月25日,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包围花洲,与“拜上帝会”会众展开斗争,“拜上帝会”金田地区将领蒙得恩率数百人自金田至思旺与突围的花洲会众汇合返回金田。[16][17]1851年元旦,在桂平新圩西南三里的蔡村江边清军与“拜上帝会”会众再次发生大规模战斗,“拜上帝会”会众大败清军。[18][10][3]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生日当天在金田举行誓师正式起义,当众申明了五条军律,[10][1]将队伍名称定为“太平军”,并统一以红布包头,蓄发易服。[16]至此,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展开。[10][11]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展开了北伐与西征。1864年(同治三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场反帝斗争,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1][19]鼓舞了捻军等起义力量;宣扬了反封建、反压迫的精神。[14]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此后洪秀全及其太平军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农民战争,掀起了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20][21]面对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勾结西方列强出兵镇压,消耗了大量兵力、财力,加速了其自身的灭亡。[1][19]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金田镇金田村现建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内含金田起义博物馆、金田起义地址等,保留了多处遗址遗迹以纪念金田起义。[22][23]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基座上的第二幅汉白玉浮雕为艺术家王炳照主稿设计的金田起义浮雕。[24][25]

事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