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新唯识论

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库(第5辑)·哲学社会科学类:新唯识论》为作者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作者继承并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
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辟成变”的宇宙论和“性量分殊”的认识论,从而构成了“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中国文库(第5辑)·哲学社会科学类:新唯识论》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最新出版[1]

内容简介

《新唯识论》的主要内容熊十力提出,宇宙的本体(体)与其作用(用)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统一的。熊十力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宇宙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是由“翕”(收敛)和“辟”(开放)两种基本动态构成的。在认识论方面,熊十力提出了“性量分殊”的观点,强调认识主体的个体性和认识对象的差异性。熊十力的哲学体系融合了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力图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哲学体系。
《新唯识论》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现代新儒家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熊十力的学说对后来的新儒家学者如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熊十力本人也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