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良佐

清朝时期官员
傅良佐(1873-1924)是湖南省乾州厅(今吉首市乾州街道)人,字清节。他少年时入私塾,稍长后前往长沙求学。戊戌政变后,他弃文学武,考入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以北洋官费生的身份被派往日本留学,入读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与蔡锷蒋方震等人成为同学。毕业后回国,供职于北洋近[]军队,得到段祺瑞的信任。三十三年,徐世昌东三省总督时,傅良佐被调任东三省督练处总参议。后来,他在总办吉长铁路职中,拒绝宦官李莲英的索贿,因此遭到谴责,调到北京陆军部任科长。他是段祺瑞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其他三人为靳云鹏徐树铮吴光新[1]

简介

傅良佐,字清节,1894年在长沙考入梁启超熊希龄创办的时务学堂,学校停办后被北洋武备学堂录取。后赴日本留学,在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回国后在北洋军供职。1912年出任察哈尔副都统兼多伦[]镇守使,不久任陆军高等军事裁判处长。1916年5月,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时,傅良佐被段提升为陆军部次长,与徐树铮、靳云鹏、曾毓隽成为段的“四大天王”。1917年7月,段第二次任国务总理,为酬报傅平乱有功,授予他“冠威将军”,晋陆军上将军衔。后为选择湖南作进攻西南的前哨阵地,任命傅良佐为湖南督军。1919年段任边防督办,任命傅良佐为参谋长。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国务总理靳云鹏遭到段的斥责,靳迁怒于傅,将傅拘押。1922年5月,傅良佐被释放后,从此深居京津家中,念经拜佛。1924年,病逝于天津,终年51岁。
傅良佐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