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氾胜之-抖音百科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氾水(今山东省曹县)人,中国西汉农学家,本姓凡,秦乱时于氾水躲避,故而改姓氾,因其所著农书而留名于后世。[1][2][3] 汉成帝时,氾胜之为议郎、劝农使者,后官至黄门侍郎,以轻车使者身份,在三辅地区(今陕西关中平原)指导农业生产,关中大穰,后来升为御史。他继承前人重农思想,总结农民生产经验,写成《氾胜之书》,为中国最早的农学专著。该书内容几乎包括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以及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特别是其中的“区田法”,是一种在北方干旱地区精耕细作、合理密植、有效利用水肥、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取得高产稳产的耕种方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1][2][3] 人物生平
氾胜之在汉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议郎,知农事,后官至黄门侍郎。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今陕西平原)指导农业生产,并使该地区获得丰收。《汉书·文艺志》颜师在注引刘向《别录》云,成帝时使氾“致用三辅,有好田者师之”。《晋书·食货志》数:“昔汉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本姓凡氏,秦乱时避地氾水(氾水故道流经今山东曹县与定陶之间),因改姓氾。汉成帝时为议郎,曾任劝农使者和轻车使者,在都城长安附近(今陕西关中地区)指导农业生产,后升任为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著有《氾胜之书》共2卷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