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

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
于志学,男,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中国画家和冰雪山水画的创始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1]
1935年,于志学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县昌五镇板子房屯。九年后,于志学在道台小学读书。1950年,于志学在肇东县初中读书,开始学画,受业于王修治先生和俄国教师画家索克洛夫先生。[1]1960年,他任黑龙江省画报社美术编辑,开始对雪景画的研究。[1][4]1963年,于志学发现"水痕线",开始对中国画的调剂水进行研究,创造了画雪的方法:"重叠法"、"雪[cūn]法"、"泼白法"等基本技法。[1]1992年10月,在香港大会堂展览厅举办"白色体系"创始人于志学"冰雪画展"。[1]2003年1月,中央电视台2套节目播出于志学绘画艺术节目。2月中央电视台4套节目《名家对对碰》播出于志学艺术人生。[5]2016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为于志学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举行铜像落成仪式。2019年于志学作品《回望雅丹》通过国家文化旅游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终审评选。[4]
1979年作品《塞外曲》,荣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90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1997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2019年于志学作品《回望雅丹》通过国家文化旅游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终审评选。[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