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中医经典著作
《素问》,又名《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文化的经典权威著作。原有九卷,但古书早已亡佚。今本《素问》主要为先秦、战国、西汉等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汇编,但其中《素问遗篇》显系唐宋之际的伪作。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素问》与其姐妹篇《黄帝内经灵枢》合之为《黄帝内经》这部最早的中医文化典籍。[1]
《素问》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保存了许多秦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内容,例如《揆[kuí]度》《医经》《上经》《下经》《金匮》。《素问》详细阐释了阴阳五行说、藏象说、天人感应说、经络说等诸多医学经典学说。
《素问》使用“对问”的独特形式来阐释医理,全书记录了黄帝与其大臣岐伯等人有关医家学说、病情成因等问答。[2]
《素问》除了在中医学上具有卓然地位外,其文学上的成就也十分斐然。《素问》结构工整,句式整顿,具有建筑美。《素问》逻辑严明,全文依靠层层递进的对话问答,简明扼要的阐释了医理,具有独特的医学和文学价值。[3]

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