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张炎创作的词论专著
《词源》是一部有影响的词论专著,著者张炎(1248~132?)。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乐论,其论词律尤为详赡;下卷为创作论,所论多为词的形式。

作者介绍

《词源》的著者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宋元间词人。祖籍凤翔府成纪(甘肃天水),家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中兴四将张俊的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宋亡,张濡被元人所杀。张炎落拓浪游。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北游大都(今北京)。后失意南归,漫游江浙各地,曾设卜肆于四明,潦倒以死。著有《山中白云词》(又名《玉田词》)8卷,有中 华书局1983年吴则虞辑校本;《词源》2卷,有《词话丛 编》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夏承焘校注本。
清刻本
张炎词作,今存300多首。早年词学周邦彦,又深受姜[kuí]词风的影响,注重格律、形式技巧,内容多写湖山游赏,风花雪月,“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飘飘征情,节节弄拍,嘲明月以谑乐,卖落花而赔笑”(郑思肖《山中白云词》序),反映了贵族公子的悠闲生活。宋亡,国破家亡的伤痛,浪迹江湖的凄苦,使其词风渐变。张炎长于写景咏物,格调凄清,情思宛转。如〔解连环〕《孤雁》写道:“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刻画孤雁的神态精妙,寄情幽远,传诵一时,人称为“张孤雁”。又如〔南浦〕《春水》,写得形神兼胜。邓牧称此词“绝唱今古,人以‘张春水’目之”(《伯牙琴·张叔夏词集序》)。另外象〔高阳台〕《西湖春感》:“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及〔月下笛〕:“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等多寓伤今怀昔之情,凄楚苍凉。至于他与王沂孙周密等交游唱和,所写的不少咏叹遗民身世的词作,尤能见“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