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

鲁迅所著短篇历史小说
《铸剑》是鲁迅所著复仇主题短篇小说,原名《眉间尺》。1926年,鲁迅于厦门开始着笔创作,1927年4月写成于广州。原载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两期,题名为《眉间尺》。1932年选入《自选集》并改名《铸剑》。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收入《故事新编》。[1][2]
小说取材于“三王冢”这个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用春秋时名铸工干将楚王铸剑,剑成被楚王所杀,干将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古代传说,“铺排”而成。作者将短短几百字的历史材料“新编”成万余字的小说,虚构了主要人物性格、行为、形象描写,人物对话和三首歌等大量情节,细节的丰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与奇异的魅力,显示出鲁迅作为文学大家的手笔。[3]
《铸剑》取材于古代典籍,同时写作紧贴时代背景,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斗争精神,是古为今用的典型范例。后辈作家如霍达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曾直接引用,莫言在《姑妈的宝刀》里发挥引用,余华在《鲜血梅花》中改造使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铸剑》的影响。[4]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