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

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及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2]
三公消费有着占行政支出比例过高的问题,存在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专门治理法规尚未建立、政府部门监督缺位和绩效考核不科学以及公务人员的节约意识淡薄等。[3]
2011年5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工作。根据会议要求,中央及地方财政预算公开将更加透明,覆盖面也更广,其中“三公经费”(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成为需重点公开的项目。[4]

三公数据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