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鲤

分布于中国、越南的食用鱼类
三角鲤(学名:Cyprinus multitaeniata)是鲤科鲤属鱼类,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和越南。它的体侧扁而高,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较平直。头短,略侧扁,吻短而钝,吻长大于眼径。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较厚,表面有许多小乳突。它有2对须,口角须长于吻须,眼大且侧上位。鳞较大,侧线略弯,向后伸达尾柄正中。背鳍与臀鳍均具硬刺,背鳍外缘平直或稍凹。胸鳍末端可伸达或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可伸达肛门尾鳍深叉形,鳃耙短,下咽骨中长且较宽,咽齿主行第1枚齿较粗大。三角鲤的体背侧为暗灰色,腹侧为银白色,体侧鳞片边缘暗色,形成数行纵纹。鳍呈灰黑色,边缘色较深。它适应范围广,能在0~39℃的温度下生存,并在中国广西的气候条件下能自然越冬。三角鲤是以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为食。

体态特征

编号:
6291
拉丁目名:
Cyprinus multitaeniata
中文目名:
中文科名: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拉丁亚科
Cyprininae
中文属名:
拉丁属名:
Cyprinus
拉丁种名:
multitaeniata
定名人:
Pellegrin et Chevey
年代:
1936
原始文献:
Bull. Soc. Zool. France, 61:220. 1936.
模式产地:
越南巴比湖
俗名:
黄鲫, 黄板鲫, 江鲫, 芝麻鲫
国内分布:
西江水系
国外分布:
越南红河
资料来源:
珠江鱼类志:229-230. 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406. 广西淡水鱼类志:139. 水生生物学集刊 6(4):427.
体颇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似三角形。头小,吻稍尖。口亚下位。唇较厚。须2对。背、臀鳍硬刺粗壮,后缘带锯齿。背鳍基部长,外缘平。胸鳍末端尖,超过腹鳍起点。尾柄高大于 尾柄长。
三角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