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

人体最大的面颅骨
下颌骨(Mandible)是人体面颅骨中最大的骨骼,[9]也是头骨中唯一可活动的骨骼,[4][10]位于面下部,呈弓形或马蹄形,中线对称。“下颌骨”这个词来自拉丁文“mandibula”,“jawbone”(字面意思是“一个用于咀嚼”),像身体里的其他联接组织一样,这是一个中线连接,骨头由纤维软骨连接,这种连接在儿童早期就融合在一起了。[2][1]它连接于脑颅下端两侧,向前围合形成面颅下半部分,承载下牙列,是咀嚼、吞咽、语言等口腔功能的核心结构。[5][1]
下颌骨分为水平的下颌体和垂直的两侧下颌支。下颌体上缘为牙槽突,容纳16颗下牙;下缘中部有颏隆突,构成下巴轮廓。下颌支上端分冠突(颞肌附着点)和髁突(与颞骨形成颞下颌关节)。[2][1]其表面附着咬肌、翼肌等咀嚼肌群及舌骨上肌群,通过颞下颌关节实现开闭口、旋转等动作,协调咀嚼、呼吸与吞咽。[5][1]
下颌骨缺损可因肿瘤切除、创伤或先天畸形导致,引发功能障碍与面部变形。[11][12]常见问题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疼痛、弹响、张口受限)、多发性骨折骨髓炎(骨槽风)。日常需避免咬硬物、过大张口及寒冷刺激。[7][6]

形态结构

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