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0/0(称之为不定式,可以等于任何数。)在数学上没有定义。在物理上这是有一定的解释的。比如说电阻定义 R=,当电压和电流都为0时R的值不确定。例如,若考虑极限且有f(c)=g(c)=0。若 f(x)等于g(x),极限为一;若f(x)等于g(x)的两倍,则极限为二。更一般地,0/0型的极限可以通过洛必达法则求得。

0/0

/0(称之为未定式)在数学上没有定义。
在物理上这是有一定的解释的。比如说电阻定义 R=,当电压和电流都为0时R的值不确定。
0/0与导数的区别(出自导数的哲学意义)应该说无穷小量,起源于微积分学。例如,我们研究二次函数y=x^2的变化率。首先,我们考察y=x^2这一法则下在某一点p(x0,y0)的Δy/Δx。 Δy/Δx=[(x0+△x)^2-x0^2]/△x =[x0^2+2x0△x+△x^2-x0^2]/△x =(2x0△x+△x^2)/△x =(2x0+△x)*(△x/△x) =2x0+△x 现在我们取极限(最终形态),令△x=0:此时我们就有所谓的极限limΔy/Δx=2x0 然而,这种推导在逻辑上是有一个漏洞的。该结论的前提是我们在令△x=0时,依旧坚持△x/△x=1!△x/△x=1的存在则否定了令△x=0的假设,这里的△x/△x=1绝不会是0/0=1(因为0/0到底是多少无从可知!)。说白一点就是在推导过程中,先要假设△x≠0,否则就无法把它作为分母,更不能把它约掉从而得出2x0+△x;当我们得出2x0+△x,就立刻出尔反尔的让△x=0来得到2x0。既然,一开始2x0+△x是在△x≠0的条件下得到的,凭什么最后又让△x=0呢!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牛顿,给出的解释是:“△x是一种无穷小量,无穷小量是一个数变成0之前的最后形态,它的绝对值比任何正数都小。因为△x不是0,所以可以做分母,并可以约掉;又因为△x的绝对值比任何正数都小,所以在2x0+△x中可以忽略不计,于是2x0+△x就等于2x0了。无穷小量的神秘性在于:它如果是数,数在变成0之前还是数,哪有什么“绝对值比任何正数都小”的最后形态?如果不是数,有何理由能够像数一样的运算。两种逻辑的交锋(人的逻辑pk自然界的逻辑):上面的分析就算是第一种逻辑(人的逻辑)。我们得到了逻辑漏洞,如果要避免漏洞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老老实实的按照数学的规则,顺其自然呗:也就是这样Δy/Δx=[(x0+△x)^2-x0^2]/△x =(2x0+△x)*(△x/△x)的式子中令△x=0有Δy/Δx=(2x0+△x)*(△x/△x) =(2x0+0)*(0/0) =0/0(得到这么一种东西!)事实上我们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能够预先知道Δy/Δx在△x=0时,确实是0/0(根本算都不用算!)问题是:0/0有用(实在用途)吗?而且我们可以把0/0与2x0 2x0当做一回事吗?即0/0=2x0了(一些人说是不定式,对吗!)导数说是研究函数的一种方法,可是我们函数知多少!也许你大约听过函数的定义(集合上的),可是你知道哲学里的函数吗?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说函数是描述运动现象的重要工具,可是运动有什么重要特征呢(有运动有什么)!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原来是这样的,有运动必有物质!(自然界的逻辑——运动基本特征)地球自转、小猫逮老鼠、移动的卫星……都有物质(地球、猫、老鼠、卫星……)。物理学上为了方便突出物质的存在,于是就把这些物质统一起来(不考虑形状、大小、性别、颜色、温度……)叫做质点;用质量来肯定物质的存在,道理也简单,一切物质皆有质量这样就可以表示物质的存在了(自然界的逻辑)。可是要突出物质的存在,只有质量一条路吗?未必!物质与空间(绝对空间)的关系 定理I 一切物体总占据着空间且不受影响,并能进行空间交换(这也是自然界的逻辑)。解释:事实上这里的空间指绝对空间,物体占据空间是无条件的,而物体本身又是不受空间影响的。因而物体可以从这个空间到达另一个空间,这便是空间交换。这里不是指机械运动,而是说明物体能够运动。从定义1便可得出物质的几个自然原理。物体在绝对空间的原理:1、对空间的占据性。2、不受空间影响性(独立性)。3、可(空间交换)运动性 谈到空间就离不开物质,人们认识空间是通过物质而得以实现的。无论何种物质都会以某种形态出现在空间里,物质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存在(这种容纳物质的空间叫做物质空间!)。所以,要突出物质的存在物质空间也是一条道路!当然,也可以不考虑物质的形状、大小、性别、颜色、温度…… 我们说函数是描述运动现象的理论:是指不关心物质的速度、加速度……只考虑运动空间形态——轨迹(曲线或者直线),大约是说了物质在空间中位置变化方式(机械运动)。由于,函数遇到了运动,而运动又拉着物质、物质又必然引出空间。所以,大约得到了这样一种自然界的逻辑关系:运动是物质与空间的母体,物质空间是物质与纯粹空间的集合。纯粹空间的存在表明空间的本质是空无(数学值相对实体物质定义为0),空间可独立于物质、意识之外而存在,空间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这就是空间的真实性、客观性和非物质性。物质空间的存在以及与纯粹空间的转换,表明了空无的空间具有包容性。由于是相对定义,这样描述物质的数学值只能是非0的数了。这样一种自然界逻辑就有问题了——物质空间!物质空间物质部分>0,空间部分=0,于是搞笑的逻辑提问出现了:有没有一种数即等于0,又大于0来描述物质空间呢?在人的保守逻辑里,这种逻辑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存在这样的数),错误的逻辑!然而,自然界偏偏就是有这种逻辑,而且是普遍的逻辑并且一定会在运动现象中出现!微积分如何抓住自然现象本质 数学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是有应用价值的,体现在各类数学模型上。数学如果本身,允许这样的解存在,那么就应该肯定其合理性(尊重自然界的抉择)。 Δy/Δx=[(x0+△x)^2-x0^2]/△x =[x0^2+2x0△x+△x^2-x0^2]/△x =(2x0△x+△x^2)/△x =(2x0+△x)*(△x/△x) =2x0+△x 现在我们取极限(最终形态),令△x=0:此时有limΔy/Δx=2x0 在令括号内△x=0(纯粹空间的性质)时,坚持括号外△x/△x=1(物质的性质)虽然,△x/△x=1的存在则否定了△x=0的假设,但这是基于运动基本特征的必然结果!而另一方面,Δy/Δx=[(x0+△x)^2-x0^2]/△x =(2x0+△x)*(△x/△x)的式子中令△x=0有Δy/Δx=(2x0+△x)*(△x/△x) =(2x0+0)*(0/0) =0/0(纯粹空间的解)也可以有,limΔy/Δx=0/0. 同一个表达式,居然有两个数学解!似乎数学想告诉我们什么,数也许可以是双向的,就好像物理学中的: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微积分领域,我们遇到了许多所谓的驳论。微积分如果真是错误的推导,又何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呢?Δx/Δx=1,应该理解为物质的比,而Δx=0,则应理解为纯粹空间的特性。最后,得到的则是一个物质空间的解。也就是limΔy/Δx=2x0,而limΔy/Δx=0/0则是纯粹空间的解。((二元微积分学也适用)所以,0/0≠2x0(二者的逻辑形式不同),但二者可以同时存在,或者独立存在!无穷小量其实是自然界的辩证法,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数或者说不是数。贝克莱驳论在人的逻辑学里是一条驳论,而在自然女神眼里则谈不上什么驳论了。为什么导数(物质空间的解)是一条直线的斜率,而不是别的东西?因为,物质运动轨迹是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不因为做曲线或是直线轨迹物质而变化(在任意的位置上,可以选择直线运动也可以选择曲线运动),割线越来越短(终点返回起点),物质性来源于割线自然最后的物质也必然是直线!(微观的线段更合理些吧。)不过函数是人类头脑里的运动模型,并非自然界的实在运动,所以不是所有函数都有物质空间的解!函数与物质空间是既不成分也不必要条件,切忌!切忌!物理学认为:速度是描述物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所关心的是描述能有多高的精度,离自然界真相有多近!微积分中的△t是两个不同的值,一个为0(静止的空间),一个非0(运动的物质),于是极限的最后是一个运动物质空间的解(精度最高的解),当然0/0也是一个解(纯粹空间的解,不用它);瞬时速度翻译过来是说:在任意某个纯粹空间(画龙点睛)里正在运动的物质——这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以后,还要谈定积分学。举例例如,若考虑极限且有f(c)=g(c)=0。若 f(x)等于g(x),极限为一;若f(x)等于g(x)的两倍,则极限为二。更一般地,0/0型的极限可以通过洛必达法则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