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军民抗辽之战

中原军民抗辽之战
后汉天福十二年(辽天禄元年,947年),契丹(辽)军入据中原,四处剽掠,被中原军民奋起逐出境内的作战。

战役简介

五代后晋开运末,契丹主耶律德光举兵灭晋,入东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辽。原后晋北平王刘知远趁中原无主,称帝太原,伺机南下。辽帝欲自主中原,便多以其子弟及左右亲信任各地州、镇节度使刺史。以通事耿崇美为昭义节度使,镇守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高唐英为彰德节度使,镇守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崔廷勋为河阳节度使,镇守孟州(今河南孟县西南),以控扼要害。遣契丹将述轧、奚王拽剌、勃海将高谟翰戍守洛阳(今属河南)。
辽军所至,大肆抢掠。30万兵马靠每日派出数千骑,分出四野“打草谷”或强掠各州吏民钱帛供养,致使东、西两[](今河南开封、洛阳之属县)、及郑(治管城,今河南郑州)、滑(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治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治[juàn]城,今山东鄄城东)数百里间,财畜[dài]尽,民不聊生。巨大灾难激起中原军民怨愤,竟起抗辽,聚众多者数万人,少者不下千百,在沿河各地攻城池,杀辽兵,自卫乡里。
天福十二年二月,[]阳(今河北磁县)梁晖率数百义军攻克相州,杀辽兵数百人,夺取器甲数万件,守城辽将逃走,占据州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军将赵晖,拒受辽诏命,斩辽使、焚诏书,遣支使赵矩赴河东,进劝刘知远尽早引兵南下,并为其据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黄河南岸)之险,扼制洛、汴(今河南开封)咽喉。辽帝遣其将高谟翰率军攻打赵晖,不克而还。王琼率领义军干余人,夜袭澶州(治今河南濮阳),攻克南城,杀辽军守将,渡河后断浮桥,继攻北城,围镇宁节度使耶律郎五於牙城。丹州都指挥使王彦询杀辽署刺史,自领州事。嵩山(今河南登封北)义军首领张遇率众万余攻郑州,近辽伪命洛京巡检方太潜逃。及东方义军克宋(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南)、[](治小黄,今安徽亳县)、密(治今山东诸城)等州,辽帝惶惧,知中原义军日盛,无法镇压,乃被迫撤军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