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或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CUGB),简称北地、中地大,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11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大学,国家地学研究重要基地。学校是中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2]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高校。1970年外迁湖北江陵,更名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迁往湖北武汉,改名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北京原校址恢复招生。1986年成立研究生院。1987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办学。2000年,学校由原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到了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始各自独立办学。[1][2]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设有16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含方向),5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占地面积共525843平方米,在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河北平泉等建有学生野外实习基地。共有在校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816人、硕士研究生6623人、博士研究生2577人、留学生242人;教职工1856人,专任教师1095人,其中教授361人、副教授480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8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84人,校外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117人。[1]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75名[3];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301-400名[4]。 学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