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子-快懂百科
中子(英文名:Neutron[1])是亚原子粒子,[16]符号n,[3]它不带电荷,[8]静止质量略大于质子,[17]中子和质子共同构成原子核[18]。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两者质量相近,[19]都由三个夸克组成,其中,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质子和中子都不是基本粒子,为复合粒子。[3][20][21] 中子的静止质量稍大于氢原子质量,中子总体是电中性的,但其内部有电荷分布。[22]原子核内的中子是稳定的,[23]而自由中子并不稳定,自由中子会自发地转衰变并释放出能量。[22]中子不受原子电场的作用,在与原子核非常靠近前,都不会受到障碍,所以中子的穿透力很强。[24]中子基本上不会与物质中原子的电子的相互作用而损失其能量,因而具有强得多的穿透能力。中子主要是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5] 1920年,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提出了存在中性粒子的假设;[25]十年后,安巴楚勉(Ambartsumian)和伊瓦年科(Ivanenko)确认原子核中有某种中性的粒子存在;[26]瓦尔特·博特(Walther Bothe)、约里奥·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则相继观测到了一种全新的有强穿透力的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做了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这种辐射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证实了卢瑟福预言的中性粒子——中子的存在。[27][28][29] 中子的应用比较广泛。如利用中子引发重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制造原子弹和发电;利用中子核反应生产放射性核素;利用中子活化反应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利用慢中子的非弹性散射和衍射,研究原子和固体物质的性质。中子测水、中子测井、中子辐照育种和中子成像等技术也在工农业中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开展快中子治癌和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5]中子源是研究中子和应用中子必不可少的设备,中子源发射出来的中子是自由中子。[24]核能生产中,反应堆内的中子主要来源于核裂变,中子也可由其他的一些反应产生,但是数量很小。[30]中子的英文名于1921年,由美国化学家威廉·哈金斯(WilliamD.Harkins)创造。[31][3] 发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