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英语:Neutron bomb),也被称之为“增强辐射武器”(Enhanced Radiation Weapons)或“弱冲击波强辐射武器”[3]是氢弹小型化、战术化的特殊性能版本。与一般核武器依靠爆轰冲击波和热辐射进行杀伤不同,中子弹是一种特种战术核武器,杀伤手段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能中子,主要杀伤对象是生物体,冲击波和热辐射很小,对建筑物和装甲目标的影响也较小,同时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因此又被称为“干净”的氢弹。[4][5][6]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塞缪尔·科恩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中子弹的概念,迅速获得了美国军方的重视。尽管总统肯尼迪曾反对中子弹的发展,美国仍于1962年在内华达州进行了首次地下试验,1963年就迅速开始了武器化的设计。到60年代末,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设计的第一种中子弹头“W66”测试成功,并于1974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7]随后,苏联、法国和中国也相继掌握了中子弹技术。[8][9] 但到冷战后期,拥核国家逐渐意识到了核武器不能成为达到政治战略目的的手段,只能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而以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