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珠镰刀菌素-快懂百科
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是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其产毒菌种常侵染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禾谷类作物,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更会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 简介
在全球范围内串珠镰刀菌是污染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优势菌,能产生多种毒素。串珠镰刀菌素是由Cole等首次从串珠镰刀菌的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真菌毒素,该毒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目前已知有十余种镰刀菌可产生串珠镰刀菌素,目前已知产串珠镰刀菌素的镰刀菌主要有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串珠镰刀菌胶胞变种(F.moniliformevar.subglutinu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本色镰刀菌(F.concolor)、燕麦镰刀菌(F.auenaceum)等,最高产毒量可以达到33.7g/kg。镰刀菌能在1~39℃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产毒温度通常在8~12℃。 来源
产生串珠镰刀菌素的镰刀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主要引起麦穗、谷粒及玉米等霉变,并能在燕麦、大豆、高粱、大麦、小米、小麦及土壤中生长,导致串珠镰刀菌素主要污染玉米等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