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瓦之战

乞瓦之战
乞瓦之战,是蒙古军第二次长子西征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蒙元太宗十二年冬,成吉思汗长孙拔都统率的蒙古两征大军,兵分三路,扫清沿途城邑后,趁着第聂伯河封冻,挥军渡河,围攻重兵防守的战略重镇乞瓦(今乌克兰首都基辅),以火炮击毁城墙,攻入城内,逐点争夺。守军顽强抗击,最终主将负伤被俘,全军被歼。此战的胜利,使蒙古大军取得了进军中欧的前沿战略基地。战役发生在1240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之间,对加利西亚-沃里尼亚亲王国造成沉重打击,迫使其向蒙古人屈服。

战争背景

乞瓦位于第聂伯河中游西岸,是第聂伯河通往黑海的水上交通要地,有过“城市之母”的称号,是蒙古西征进攻南斡罗斯,必须首先攻占的战略要地。拔都汗和蒙古人自1237年末开始入侵罗斯,先是征服了东北部的罗斯公国罗斯扬,随后在1238年摧毁了弗拉基米尔和科泽尔斯克等城市。到了1239年,他们夺取了彼尔亚斯拉夫和切尔尼戈夫,目标直指基辅。
为此,拔都确定先扫外围,后攻中心。按照这个方略,蒙古西征军分成三路:一支从伏尔加河下游出发,向南斡罗斯进军;另一支北上,先征服莫尔多瓦和奥卡河上游的穆罗姆城;再一支由拔都率领攻克佩累雅斯拦夫、契尔尼克夫等城;同时,蒙古军向东北掠下加娄牙城,东至顿河,切断乞瓦援路,使其变成孤立之地。派往基辅要求归附的蒙古使者被切尔尼戈夫大公米哈伊尔处决,蒙古人夺取切尔尼戈夫后,米哈伊尔于1239或1240年逃往匈牙利

战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