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5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0期,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1][2]。
鲁迅在“三一八”惨案之后,被北洋军阀迫害,流离在外,抱病写了《二十四孝图》,这是直接刺向孔孟之道的锐利投枪,同时也是一篇批判北洋军阀及其走狗的战斗“咒文”。[3]《二十四孝图》是鲁迅关于童年时代阅读经历的回忆[1]。鲁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a]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所蕴含的虚伪、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沉重压制。
作品原文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可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般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5]北京人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