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眼、口唇、舌、耳,中医理论中,五官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为五脏之外候,在生理上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五脏的内在变化可以通过外在的五官气色的变化而测知。
2、指青、黑、黄、赤、白等五色所呈的一般证候,《灵枢·五色》记载:青色和黑色主痛;黄色和红色主热;白色主寒,这是五色所主的一般证候。[1]
五官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在生理上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五脏的内在变化可以通过外在的五官气色的变化而测知;患病后,从五官外部表象的变化可测知内脏的情况。肺脏有病,则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肝脏有病,则眼角色青;脾脏有病,则口唇色黄;心脏有病,则舌卷而短,颧部色赤;肾脏有病,则颧部与额部色黑。五官色诊也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2][3]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