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祖寺是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创建的寺庙,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东山之上,地处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与九江隔江而望。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2][3]
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从一天门到白莲峰,沿途有释迦多宝来佛塔、二天门、千佛塔、东塔林、十方佛塔、飞虹桥、求儿塔、油朴树、洗手池、法泉、通天路、授法洞、棋盘石、大满禅师塔、讲经台、象石、放光石、飞来石、德福石刻、白莲池、白莲峰、钵盂石、碧玉等几十处。[3]
五祖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宋英宗曾为该寺匾额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则为之题写“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寺额“东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4]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1985年,五祖寺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1994年11月,在黄梅县召开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确定五祖寺为中国禅宗发源地;[3]2006年05月25日,五祖寺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历史沿革

五祖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国佛教禅宗第五代禅师弘忍大师的弘法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