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英(1934-) 原名双吉,又名超俊、亚卿,笔名王藏慧。福建永春苏坑熙里人。自学成材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收藏家。 人物经历
历任德化瓷厂办公室文书、技术科干部、共青团团委副书记,德化县陶瓷工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等。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福建省陶瓷学会理事,四川省邛窑研究所顾问,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德化县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长等。 王冠英于民国23年农历5月19日出生于世代业农并祖传拳术与青草秘方医者家庭。因家贫,小时只读3年半书即辍学在家。秉赋聪颖,机灵刚毅,少有厉志,好奇好学,于群童中具独特个性与才识。在校功课优秀,嫩芒初露;尤其爱好绘画劳作美工艺术课程,喜欢玩捏泥娃狗猫等玩艺。距他家百米之地,有座唐开元间始建的古德院名刹,其大殿供奉有明雕塑艺术大师何朝宗等人所雕塑的普陀观音等圣像,并挂有明进上、大书法家张瑞图手迹“旃檀林”金字巨匾;儿时的小冠英时常与其小伙伴天天到这儿嘻耍戏闹;他的父亲王怀德(又名进修,号子平,1899—1955年),是一位颇有才学的知识分子,历任中、小学教师,又常给他讲述有关何朝宗善塑观音佛像等故事,使其幼小心灵对古代人、事与文物古迹隐约萌蕴着一种神秘好奇与崇爱情怀。他家乡距古瓷都德化仅10里之遥,两地商贸往来、婚嫁关系密不可分,小冠英自幼深受其陶瓷文化氛围余波所颤染,使他从小又孕育着对陶瓷文化艺术的微妙情愫。 自幼勤奋好学、情趣广泛是王冠英自学成材、走向成就之路的天赋素质与关要门径。小冠英辍学后,没有像其他童娃伙伴赋闲贪玩虚度时光,没有因自身的弱缺而气馁和失去对前途的憧憬与意志,而是经常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自学,阅读其父亲所收藏的古今各种书籍,自学书法、绘画、木雕、篆刻,百般艰难、百折不挠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与艺术技能;并在他父亲的严格传授下日夜学拳练功,成长为当地突出的唯一多才多艺的山村小知识青年。1951年秋,又积极参加本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土改结束建立乡 政权(相当于现村一级)时,被选为乡政府文书兼新青团支部书记。他工作干得很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外,又常将农村生产建设等的好人好事写成小文章向《福建农民报》投稿,成为《福建农民报》一名优秀的农民通讯员,从而培养了他的写作兴趣与不断锻炼提高其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