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

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类型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亦称人口年龄构成。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年龄是人口最基本的自然属性。任何一个人口群体都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年龄的人口所组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点的人口总是从0岁组开始直到某个最高的年龄组为止。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构成了该该人口的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包括:(1)现有人口中育龄人口与非育龄人口比例;(2)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3)少年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等。

简介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1]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其中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2]